更新時間:2024-04-08
發光二極管(英語: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LED) 是一種能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電子元件。這種電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現,早期只能發出低光度的紅光,之后發展出其他單色光的版本,時至今日能發出的光已遍及可見光、紅外線及紫外線,光度也提高到相當的光度。而用途也由初時作為指示燈、顯示板等;隨著技術的溶洞燈光設計不斷進步,發光二極管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顯示器、電視機采光裝飾和照明。
隨著行業的繼續發展,技術的飛躍突破,應用的大力推廣,LED的光效也在不斷提高,價格不斷走低。新的組合式管芯的出現,也讓單個LED管(模塊)的功率不斷提高。通過同業的不斷努力研發,新型光學設計的突破,新燈種的開發,產品單一的局面也有望在進一步扭轉。控制軟件的改進,也使得LED照明使用更加便利。這些逐步的改變,都體現出了LED發光二極管在照明應用的前景廣闊。
LED被稱為第四代光源,具有節能、環保、安全、壽命長、低功耗、低熱、高亮度、防水、微型、防震、易調光、光束集中、維護簡便等特點,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指示、顯示、裝飾、背光源、普通照明等領域。
LED優點:電光轉化效率高(接近60%,綠色環保、壽命長(可達10萬小時)、工作電壓低(3V左右)、反復開關無損壽命、體積小、發熱少、亮度高、堅固耐用、易于調光、色彩多樣、光束集中穩定、啟動無延時;
LED缺點:起始成本高、顯色性差、大功率LED效率低、恒流驅動(需專用驅動電路)。 相比之下,各種傳統照明存在一定的缺陷。
白熾燈:電光轉化效率低(10%左右)、壽命短(1000小時左右)、發熱溫度高、顏色單一且色溫低;
熒光燈:電光轉化效率不高(30%左右)、危害環境(含汞等有害元素,約3.5-5mg/只)、不可調亮度(低電壓無法啟輝發光)、紫外輻射、閃爍現象、啟動較慢、稀土原料漲價(熒光粉 占成本比重由10%上升到60~70%)、反復開關影響壽命;體積大。高壓氣體放電燈:耗電量大、使用不安全、壽命短、散熱問題,多用于室外照明。
發光二極管還可分為普通單色發光二極管、高亮度發光二極管、超高亮度發光二極管、變色發光二極管、閃爍發光二極管、電壓控制型發光二極管、紅外發光二極管和負阻發光二極管等。LED的控制模式有恒流和恒壓兩種,有多種調光方式,比如模擬調光和PWM調光,大多數的LED都采用的是恒流控制,這樣可以保持LED電流的穩定,不易受VF的變化,可以延長LED燈具的使用壽命。
普通單色發光二極管具有體積小、工作電壓低、工作電流小、發光均勻穩定、響應速度快、壽命長等優點,可用各種直流、交流、脈沖等電源驅動點亮。它屬于電流控制型半導體器件,使用時需串接合適的限流電阻。普通單色發光二極管的發光顏色與發光的波長有關,而發光的波長又取決于制造發光二極管所用的半導體材料。紅色發光二極管的波長一般為650~700nm,琥珀色發光二極管的波長一般為630~650 nm ,橙色發光二極管的波長一般為610~630 nm左右,黃色發光二極管的波長一般為585 nm左右,綠色發光二極管的波長一般為555~570 nm。
常用的進口普通單色發光二極管有SLR系列和SLC系列等。
高亮度單色發光二極管和超高亮度單色發光二極管使用的半導體材料與普通單色發光二極管不同,所以發光的強度也不同。通常,高亮度單色發光二極管使用砷鋁化鎵(GaAlAs)等材料,超高亮度單色發光二極管使用磷銦砷化鎵(GaAsInP)等材料,而普通單色發光二極管使用磷化鎵(GaP)或磷砷化鎵(GaAsP)等材料。
變色發光二極管是能變換發光顏色的發光二極管。變色發光二極管發光顏色種類可分為雙色發光二極管、三色發光二極管和多色(有紅、藍、綠、白四種顏色)發光二極管。變溶洞燈光設計色發光二極管按引腳數量可分為二端變色發光二極管、三端變色發光二極管、四端變色發光二極管和六端變色發光二極管。